close

  關註:臺海網海峽導報
  臺海網(微博)6月15日訊 (海峽導報記者 燕子 楊思萍)閩南人一曲《愛拼才會贏》唱遍世界各地,尤其是以臺灣人為代表,敢拼肯吃苦的形象一直深入人心。然而,這種拼搏精神卻漸漸消失在了年輕一代身上,最近,不少藝人都出來指責臺灣年輕人愛抱怨,羅大佑說:“我們那個時代,22K都沒有,2K好不好!”強調時下臺灣年輕人都是“被寵壞了”。事實上,藝人出來說這種話不無道理,錶面光鮮的他們,更懂得“臺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”的辛苦付出,他們也用自己的努力提醒著年輕一代:“吃苦當進補”的精神不能忘。
  吃苦本是件正常的事
  前不久,59歲的藝人羅大佑應陳文茜的邀請返台,在談到當代青年面臨的困境時,羅大佑一臉不以為然,“你們罵22K,22K只是一個起步,真正是看你自己賺錢的能力,有沒有本事看你自己!”他呼籲年輕人與其花時間抱怨,不如培養自己的競爭力。
  藝人包偉銘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,也提出了同樣的觀念,“其實在我那個年代,年輕人只要有機會就會先去做,而不是考慮你有多少收入”。他說,因為演藝圈的入門之路很狹窄,每個人都希望能找到一個師傅跟著學習,包括其它行業也一樣,大家幾乎都是從學徒做起,不會去計較收入的多少。
  反觀現在的年輕人,有點不如意就開始罵國民黨、罵馬英九、罵時代的不如意,這讓“苦盡甘來”的藝人們都看不下去。包偉銘說,年輕人有想法並沒有錯,但這個時代還是應該有一些好的價值觀來引導他們。像他們以前當成座右銘的“吃苦當進補”的理念,同樣適合於現在的年輕人。“以前,吃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,所以建議現在的年輕人也要嘗試一下從苦中慢慢熬出頭的這個過程。”包偉銘說,別看藝人光鮮亮麗、收入又高,好像沒有什麼付出,實際上,臺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,沒有辛苦付出,憑什麼讓觀眾掏錢買票來看你的表演!
  工資高低是靠實力說話
  跟羅大佑的觀點一樣,包偉銘認為22K是年輕人自己誇大的恐懼。“工資真的不是重點,說實話,如果你什麼都不懂的時候,人家肯給你22K就應該很感激了。但當你慢慢有能力的時候,能夠為公司創造出財富,你要22K、50K、100K都不是問題,關鍵是你有沒有去學習和努力,想要高工資,各憑本事。”
  人要耐得住寂寞。在採訪的時候,包偉銘反覆強調,在收穫前,必然是要經歷很大程度的付出和沉寂,同時,飛黃騰達的時候也要保持謙虛。包偉銘說,不管你的位置有多高,一山總有一山高,飛黃騰達的時間總是沒有落魄的時間久。他建議年輕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座右銘,例如“求人不如求己”、“教學相長很重要,良師益友更重要”,用這種精神力量支持自己的奮鬥過程。
  包偉銘被稱為“不老神話”,不僅在於他外表保持得年輕健康,心態上更是積極樂觀,在參加兩岸電視綜藝節目的時候,他也常常為年輕人傳遞正能量。包偉銘說,公眾人物本來就要有社會道義,“我們的言行舉止很重要,散髮出來的東西很多年輕人會學習,所以我都要求自己要做好榜樣”。包偉銘說,不僅年輕人要學習,他自己也在不斷地學習,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帶動年輕人的成長。
  責任編輯:燕子  (原標題:“吃苦當進補”的拼搏精神哪去了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l64slrnii 的頭像
    sl64slrnii

    南瓜湯

    sl64slrni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